滚球盘

  |   滚球盘(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滚球盘 | 专题活动 | 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赣州七里镇仙娘庙庙会活动实地调查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表时间:2017-04-18
  • 浏览量:

2017年4月16日(农历三月二十日),赣州七里镇仙娘庙举办一年一度仙娘庙会,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活动组前往展开田野调查。

仙娘庙位于贡江东岸赣州章贡区七里镇四联下坊自然村,据传始建于明代,原名“天花宫”,由于河边杨梅庵被洪水冲毁,人们将观音菩萨神像迁至宫内安放,而改名仙娘庙。此外,仙娘庙上文昌楼阁供奉文昌帝君,有说法称是为满足人们前来祈求文运,也有人称,为调节阴阳,达到镇宅之效。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反映客家民间道教信仰及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农历三月二十日为金霄娘娘、银霄娘娘、碧霄娘娘生日,人们在此举办庙会活动,祈求平安健康、生子添孙、学业有成等。经历战乱及文革,庙会活动曾遭遇中断。经首事会的物资收集与战后重建,仙娘庙会持续至今,依旧繁荣,成为当地人们生意买卖、民俗展示、文化娱乐烧香祭拜、团体集会、情感交流的聚集地,影响力日益增长。除祭拜、请愿,庙会献戏活动吸引大量周边村民前来观看。

此次活动中,调查小组就庙会理事会、戏班演员、乐班、观众、香客展开调查。据了解,今年理事会邀请会昌县采茶艺术剧团在庙会活动期间演出,采茶剧团根据观众需求学习各类剧目,包括东河戏、采茶戏、黄梅戏等,以采茶戏为主,当日表演剧目为《三女拜寿》、《彭祖加寿》。献戏演出内容形式源于民间,主要借助民间力量进行传播发展。庙会理事会成员称,庙会献戏活动于下半年开始准备,村民出资献戏向神灵表达感谢。他们只需到理事会处报名,确定点戏日期,选择间期则由庙会来填补。今年,点戏村民达6户,若庙会原定8天,那么庙会只需支出多余两天的戏班开支,而戏班一天的演出收入达2000以上。此外,理事会成员年龄多集中于60-80岁之间,人员包括各单位退休干部、工人及农民,除负责庙会资金筹集,还需保证庙会有序进行,主要工作包括饭票出售、化缘、化香油、发放请帖、收出资金统计、安排圣母寿诞餐宴等。2004年至2005年期间,庙会剧目演出达到顶峰,演出场次达二十多天。

目前,庙会活动不仅延续传统,且参与人数日益增多,除香客、观众、请愿、还愿者、退休老工人干部,到场人员还有记者、镇宣传人员、广场舞队、摄影师,其中还包括看热闹的小孩及年轻男女。16日庙会提供餐宴中,安排午餐多达50十余席,可见参与者之多。   

  仙娘庙会作为地方性民俗活动持续至今香火旺盛,人们通过戏剧演员向神灵祈福并表达感谢,满足精神需求,并使庙会成为当地人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所。而理事会、香客、观众之间形成的默契而融洽的社会关系,使得庙会热闹非凡,又充满神圣向心力

状元祠堂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