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28日,赣州石城县城隍庙、后稷庙、伊公庙接连举办大型端午庙会游街活动,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前往考察。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石城端午庙会游街自解放以来已有30多年历史,而今年庙会则是多年以来参与人员最多,场面最为壮观的一次。队伍成员除来自石城各大乡镇的乡亲,县旅游局、商业代理、艺术团等也加入到队伍当中。耍龙灯的陈师傅讲道:“一到了游神的时间,大家就会集体参加,庙会会长带头并安排队伍的顺序,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我是来自通天寨那边,大家都是五湖四海过来的朋友。”后稷庙的王师傅说:“这里的庙会本身就是在端午节举办,从清朝开始,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举办庙会。这个月的初五我们会在琴江划龙舟,下午有五条大龙船,在这之前有祭河神仪式,同样我们也抬屈原像,祭祀当天会在琴江中抛下系有五色丝带的粽子。”
由于每天祭祀神明不同,三天的游行队伍各有特色。
26日,东城庙出巡。队伍排列顺序为:庙长彩带开路、乾坤腰锣、衙牌、宝伞灯、铜管乐队、神幡、洋鼓队、蓝花、雨伞队、风船、十二生肖神像、民乐队、腰鼓队、灯彩队、古事、双人龙船、莲枪、茶篮灯、八仙过海、城隍神像、日月扇、金童玉女、东岳大帝神像、日月扇、金童玉女、花篮、民乐队。
27日,后稷庙出巡。后稷庙位于城北郭头街北端镇武楼,与“闽粤通衢”为邻。后稷是农耕始祖,教稼穑,尝百草,定蛮荒,使民众由狩猎时代进入了农耕时代,人们崇祀他一为颂圣德其功,其次为祈求五谷丰登、阖家幸福。本次端午庙会由谢望春先生策划布局,巡游队伍中加入屈原像,四个吹打乐班均匀分布于巡游队伍中,公婆吹在后稷夫人花轿前一路吹打《迎亲调》,其后还跟随有仙人犁田(故事)、五谷丰收(故事)、驰名特产(故事)、瓜果飘香(故事)、大茶篮堂灯等,由于后稷老爷不下坐,因此人们抬其画像出门。
伊公福主
28日,伊公老爷出巡。伊公姓伊名挚,是商朝初年丞相,中原菜系创始人,汤药治病的发明者,在文化、厨艺、医学等方面卓著。在游行队伍里人们加入手工碓米(古事)、手工碾米(古事)、人工榨油(古事)、手工打肉丸(古事)、手工制药(古事)、仙女游西湖(古事)、仙女织布(古事)、童子拜观音(古事)。
媒婆
腰鼓队
本次端午庙会中,除了技艺精湛的故事装扮,各样灯彩也是极为吸睛。石城县被命名为“灯彩之乡”,有“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说法。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与时俱进、不断提炼创新,灯彩制作细腻精致、形态生动,庙会巡游中运用有马灯、龙灯、蚌壳灯、螃蟹、鲤鱼灯、凤凰灯、茶篮灯、小串灯等,色彩鲜艳明亮、配合唢呐小调音乐,壮观喜庆。